寿恒讲堂第372讲(刘嘉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作者: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4-04-09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微生物纳米矿物界面调控及应用

报 告 人刘嘉玮,中国科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时  间:2024年4月13日上午10:00

地  点:莫干山校区化工5号楼B306

报告摘要

微生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种类和数量最多,代谢功能最全的生命形式。在与地球长达三十多亿年的协同演化过程中,微生物矿化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过矿化作用,推动了地球元素化学循环,并参与了地表环境改造。另一方面,很多微生物利用其形成的矿物,感知外界信号、应对环境变化或适应极端环境。而微生物纳米矿物界面是地球上最小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场所,是理解生物矿化、生物地磁等地球化学或地球生物学理论基础的重要模型。但是,自然形成的微生物纳米矿物界面的结构单一,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使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微生物纳米矿物界面进行了功能化修饰,通过构建微生物/金铂纳米酶、微生物/普鲁士蓝等界面,提高了纳米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杀伤能力,同时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实现了肿瘤化学动力学和免疫联合治疗,为癌症的精准医疗提供了潜在方案。

报告人简介:

刘嘉玮,中国科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分别于2012年和201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2019年至2022年在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至今在中国科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获得国家青年人才项目(海外)资助。致力于地学、化学与生物学的前沿交叉研究,以趋磁细菌或铁代谢相关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环境-微生物-矿物”三者关联研究,综合运用矿物学、电化学、微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和第一性原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环境对微生物矿化中电子传递过程的影响,从而揭示微生物矿化机制,调控微生物矿物的形貌结构,理解微生物矿物生理功能,并将这种天然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应用于体外诊断、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解决人类健康相关问题。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4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 NanoSmall等国际知名综合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篇,总被引用2203次,h指数为26